首页 > 小说库 > 都市 > 七零真千金归来后,全家悔断肠 > 第1章替罪
一九七八年十月,辽省芦岭村。
“应卉清,你家里人为你平反了。”
村支书拿着搪瓷茶杯推门走进来,身上厚重的军大衣落满了雪:“现在你爱人和孩子在外面等着接你,一会就收拾东西走吧。”
应卉清正蹲在地上用刚化开的雪洗衣裳,一双手冻疮密布,露在外面的手腕也枯瘦如柴。
乍听见这话,她有些没回过神,下放牛棚改造学校这些年,她听力也出了些问题。
村支书也知道,于是提高声音重复一遍,又敲打道:“之后你要牢记教导,摆正思想端正态度,不准再传播封建余孽,精神垃圾,知道了吗?”
应卉清听清楚了,神色却没什么波动,只是起身鞠了一躬,刻板又娴熟回答:“好的支书,我认识到了之前的错误,以后一定会改的。”
支书满意点点头走了出去,看着门口那军车,暗叹这个应卉清也是好福气。
爱人是军官,虽然那时候跟她划清界限,现在领导批示下来说要拨乱反正,立马给她平了反,还亲自来接。
军衔还不低哩,二杠二星的中校!回去之后就是干部家属,好日子长着呢。
但应卉清却没有马上出去,而是蹲在地上继续洗那件补丁摞着补丁的单衣。
刚被送到牛棚的时候,她想平反,想丈夫周振邦会来接她,心里还挂念着仅四岁的儿子,一刻也不想呆在这里。
她求了不少人,忍饥挨饿省下口粮拿去换信纸,寄信去京市给周振邦,却从没得过回信。
那时候,她疑心只是邮差没带到,执意一封封写,求那些比她先平反的人一定把信给周振邦。
最后,一位先平反的好心老教授特意回来告诉他,周振邦看了,说没时间回,也让她以后别写了。
那时候,她就觉得回不回去也不重要了。
所以现在他们来接她,她似乎也生不起什么激动的心情。
衣裳刚刚洗好晾上,门忽然被踹开了。
个头已经有她胸口高的小少年站在门外,肩上挎着军绿色的帆布包,胸前带着红领巾:“你磨磨蹭蹭干什么呢?我和爸大过年的抽空来接你,你就不能快点!?”
那是她的儿子周学凯。
五年不见,这孩子也从四岁的小孩子变成了九岁的少年,眉眼跟他爸爸如出一辙,脾气也像。
看见她那一头剃得和男人没什么分别的平头,还有身上脏兮兮的劳保服,周学凯眼中闪过嫌弃。
“你穿成这样干什么?故意恶心我和我爸?就你这样,之前还是文工团的?怎么小姨就知道爱干净拾掇自己,你一点不讲究,满身乡下人的味道。”
应卉清没说话,也不想说什么。
其实这样都还算好的,刚来这里的时候她被剃了阴阳头,比现在都还丑。
她以前很爱惜自己的头发,可在这里她没办法,要挨批斗,要坐老虎凳,要扫牛棚游街,之前闹得凶还要被泼粪。
辽省苦寒,想洗澡难如登天,她只能哭着自己把头发剃了,至少随便化点雪水洗洗,还不至于那么不堪。
但是这些,原本是周学凯口中爱干净的小姨应该来受的。
周学凯身后站着身穿军装的周振邦,和她记忆中没什么变化,浓眉大眼,身板笔直,一张国字脸冷硬严肃,气势十足。
看见她还在晾衣服,周振邦有些许不耐:“这些衣服还留着做什么?都扔了吧,回京市不缺你衣服穿。”
他走上前想拉应卉清:“车还停在外面,这里天冷,你再耽搁油都要冻住了,能不能知道点轻重缓急。”
应卉清侧身躲开了他的手,语气客套:“那周团长就带着孩子先走吧,我这里简陋,也不好留你们。”
周振邦顿时皱紧了眉:“你叫我什么?”
记忆中,应卉清小时候管他叫振邦哥哥,后来他们结了婚,她改口叫他振邦,叫他“我爱人”。
他总觉得这样太亲昵,让她在单位别这么叫,她还要不高兴。
现在,她是怎么了?
应卉清自顾自晾衣服:“周团长,您回去吧。”
周振邦骤然捏紧了拳头,也明白了应卉清这意思。
“你是还在赌气,才故意这么叫我?还端架子不肯跟我走?”
他眼中染了些薄怒:“之前你不是闹着要回来么?现在给你平反了来接你,你又开始闹别扭了?应卉清,别以为每个人都得惯着你!马上跟我走!我没时间在这哄着你!”
他直接伸手粗暴捏住应卉清肩膀,想要将她拉出去。
难耐的剧痛传来,应卉清疼得眼前一黑,踉跄后退,本能伸手挥开他:“放开我!”
周振邦的手僵在半空,脸色更加难看。
她是非要作到底了?!觉得他几年不见就会对她心软客气,纵着她在这撒泼耍脾气?
一旁的周学凯气急,瞪着她毫不客气骂道:“你有完没完?!爸为了来接你,都没陪小姨过生日,你就非要跟爸对着干耽误时间是吧?!”
“你不走可以!以后你别后悔,又像以前那样写信求爸接你回来!”
说完,他直接拉住了周振邦的手:“爸,我们回去吧,反正之前你不是都跟她划清界限了吗?”“我也不稀罕她回来,就她这幅样子,回去也是给我丢人,人家还要议论我有个蹲过牛棚的坏分子妈妈呢!”
听见这话,周振邦的眉心跳了跳,低斥一声:“别说了,你妈已经平反了。”
他转头看向应卉清,语气和缓了些,却听得出是在压抑怒气:“别闹了,跟我回去,我知道你心里委屈,之后我和爸妈都会补偿你,回不去文工团,你就安心在家带凯凯,我的津贴养得起你。”
应卉清听着,心里觉得好笑。
原来他也知道,她心里委屈。
可是这五年,他好像完全忘了自己有个妻子,五年前她被批斗下放牛棚时,他也没有站出来帮她解释一句。
她曾经是京市军区文工团的宣传员,写得一手好文章,也有一把好嗓子。
原本,她是要提干部的。
可是五年前国庆军区文艺汇演,她同在文工团的养妹应思雨本来应该上台表演独唱《东方红》,却唱了昆曲《长生殿》。
那时候,昆曲是不可触碰的禁忌,不敢的人明哲疏远,敢的人则一死殉难。
领导震怒,要对应思雨问责,应思雨却哭着说曲目是她定的,也是她逼她上台唱的《长生殿》。
她极力解释,却没有证据自证清白,唯一能给他作证的,是当时亲耳听到她嘱咐应思雨好好排练曲目的周振邦。
可周振邦做了伪证,说她从没提过要唱的是《东方红》,只为护着应思雨。
她就这样成了反革命,被下放到辽省牛棚,过了五年地狱一般煎熬的日子。
如今,他只有一句“会补偿你”。
应卉清牵了牵唇:“不用,我们不是已经划清界限了吗?”
“你回去之后就去打离婚报告吧,等我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回京市,咱们就办手续去。”
小说《七零真千金归来后,全家悔断肠》 第1章 替罪 试读结束。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