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static/ibook/images/block.gif)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梅菜干扣肉 著
连载中 张红旗林彩英
随着太阳下山,山林之中气温骤降。
零下三十多度的温度,稍有不慎,就能冻坏人。
穿着厚厚的棉袄、棉吾鲁、棉手闷子,钻进雪窝子里睡觉,虽说也暖和不到哪去,可好歹顶得住。
守夜时,张红旗被安排守第一班,赵三喜第二班,赵铁柱第三班。
守夜的顺序也是有讲究的,在赵三喜爷俩看来,张红旗没经验,最弱,所以给他排在头一班,轻省还不容易出错。
篝火边,张红旗警惕四周的动静,虎头就卧在他的脚边,身子蜷缩,嘴巴藏进后胯,这样能暖和点。
虽然没打过猎,对老林子也算不上熟悉,但多年的军旅生涯让张红旗明白,守夜不能一直盯着篝火看。
盯的久了,瞳孔会放大,黑暗中真有啥动静,猛一下子肯定调整不过来,就会变成瞪眼瞎。
张红旗怀里抱着赵三喜的那根撅把子,仨人就这一杆枪,谁值夜谁拿着。
撅把子是土枪的一种,在东北这嘎达也有叫挂管枪的,枪管子是从正经的枪上卸下来的,至于其他零件,全都是手搓的。
赵三喜这杆撅把子还不赖,张红旗估摸这枪管子应该来自老大哥的莫辛纳甘。
7.62毫米的全威力弹,只要能打中脑袋,一枪干掉一头熊瞎子不成问题!
可赵三喜的枪法究竟咋样,张红旗也没见识过。
虽说走了一天,却也只能算是林子外围,仨人进山的头一晚上,倒还安稳。
一早醒过来,吃了干粮喝了热水,赵三喜就领着去熊瞎子蹲仓那地方。
这是个树仓,是赵三喜偶然发现的,老大一个枯树筒子,破口子的地方有一圈冰溜子和白霜。
冰溜子和白霜是蹲仓的熊瞎子喘气整出来的,有经验的人瞅一眼,就知道里头咋回事。
虎头被专门留在了远处,生怕它叫出声把冬眠的熊瞎子提前给惊醒。
猎犬的职责本来也不是和野牲口正面搏斗,开仓没猎犬参与也不影响局面。
“红旗,等会动手,柱子你俩可小点心,瞅哪不对,赶紧跑!”
临动手,赵三喜也有点发虚,明显紧张。
说是靠山屯唯一的猎户,可平时赵三喜也都是小打小闹,最辉煌的战绩也不过打个傻狍子啥的,开熊瞎子仓,他也是头一回。
“嗯呐,叔儿你放心吧,误不了事!”
来时路上,赵三喜反复叮嘱开仓的时候张红旗需要做什么,生怕出啥闪失。
“那成,咱们开整!”
唯一的一杆撅把子在赵三喜手中,张红旗和赵铁柱各自抱着一根榆木杆子。
榆木杆子的前头,绑了一把侵刀,这玩意就是自制的枪刀了。
榆木杆子结实,做成枪刀好用的很,用完了直接扔掉,刀留下就成,图的就是个方便。
张红旗和赵铁柱需要在熊瞎子从仓里探头的那一瞬间,用枪刀从两边卡住熊瞎子的脖子,方便赵三喜一枪爆头。
爷仨做好了准备,气氛瞬间变的凝重。
张红旗和赵铁柱各自站在枯树筒子两边,赵三喜端着上了膛的撅把子对准树洞,准备开枪。
赵铁柱点燃一挂小鞭炮,往枯树筒子里头一扔,赶紧后撤两步,端起枪刀死死盯住那挂满冰溜子和白霜的树洞。
张红旗深呼吸喘匀了气,两只手端着枪刀,榆木杆子夹在右胳肢窝下,更适合发力。
实际上,让张红旗来开这一枪,远比赵三喜合适。
可惜,他那一手好枪法,说出来也没人信。
小鞭炮噼里啪啦在树洞子里炸响,一声沉闷的怒吼随之响起!
换成谁睡的正美呢,被窝里扔一挂点燃的鞭炮,都能气到暴跳如雷!
有道是怒催胆生,猎杀之前,熊瞎子越愤怒,出的熊胆品质和分量就越高。
当然,影响熊胆品质的因素有不老少,入冬的时候,秋季刚抓完膘,熊瞎子体内营养跟的上,熊胆品质就会好一些。
怒催胆生,也是个说法。
反正不管是谁开仓,都不会鸟悄儿的冲睡的正香的熊瞎子脑门搂一枪!
先不说这样猎杀熊瞎子得到的熊胆品质会很差,多半是不值钱的草胆,单就几百斤的熊瞎子死在仓里头,你就不好弄出来。
耽搁的时间一久,熊胆的胆汁就会被吸收,彻底不值钱了。
熊吼声在身边炸响,饶是张红旗心理素质不差,当即也是心头一震!
啪的一声脆响,树洞子直接被愤怒的熊瞎子拍碎一大块!
下一刻,圆滚滚的黑脑袋就钻了出来!
“上!”
赵三喜发出一声喊,张红旗和赵铁柱小哥俩同时将手中的枪刀猛然捅了出去!
卡脖了!
砰!
赵三喜毫不犹豫的扣下扳机,打响了那杆撅把子!
开熊瞎子仓,必须照脑门打,为的就是一枪毙命。
有传言说,熊瞎子胸口上那一簇月牙形状的白毛是命门。
这说法倒也不算错。
可野牲口生命力顽强的很,真照月牙打,这熊瞎子怕是还能坚持个十多二十秒!
一头成年的熊瞎子体重在三四百斤,近距离接触,十几秒足够它把张红旗和赵铁柱小哥俩全都撕碎了!
伴随着枪响,刚钻出树洞的熊瞎子有一个明显的后仰,因为离的近,张红旗瞅的真真的,赵三喜打出那一枪,直接在熊瞎子的脑袋上开了个洞!
轰隆!
小山一样的熊瞎子,没有掉回树仓,最终保持前扑的姿势,撞碎了枯树筒子,脸朝下趴倒在雪地上!
一枪毙命!
“打中了!爹你打中了!”
赵铁柱跳脚叫好。
赵三喜脸上露出了狂喜!
张红旗也兴奋不已!
被留在远处的虎头,狂吠着冲了过来,冲着已经死透了的熊瞎子绕着圈的叫唤!
赵三喜开枪之前,张红旗是真怕他打不中熊瞎子的脑袋。
不管是伤而不死,还是直接没打中,爷仨大概率得成这头熊瞎子的外卖!
还是保证食材新鲜的那种。
那杆使用莫辛纳甘枪管子做的撅把子,可是拉大栓,打一枪装一发子弹。
真出岔子,赵三喜绝对没有开第二枪的机会!
巡山打猎的凶险,由此可见一斑。
可相应的,回报也是真丰厚。
顾不上庆祝,赵三喜动作飞快的摸出手插子,赶紧给熊瞎子放血清膛。
别看眼巴前儿零下二十来度的气温,耽搁的久猎杀的猎物依然会臭膛子。
野牲口的肉本就腥臊味重,再臭了膛子,那就更没法整了。
“嚯,铁胆!出了个铁胆!”
赵三喜兴奋的举起手中那枚青中带着点金色的熊胆,拳头大小,妥妥的铁胆!
供销社收购价,最低三百块!
而眼下,县城里人人羡慕的吃商品粮的工人,工资一个月也就二十来块。
巡山打猎回报的丰厚,在这一刻,以极为直白的方式展现在了张红旗的面前。
小说《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第3章 试读结束。
还可以输入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