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灰心只持续了几秒钟,缪永立马又满血复活。
因为他记起前世读过的一本名人小说,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
“不是你的能力决定了你的命运,而是你的决定改变了你的命运。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站着不动,永远是观众!”
他还知道,“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这句话,其实最早出自于王阳明的心学。
王圣人说得可真好!
既然不知道结果,为什么不去做呢?
不去做,又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略一思索,便有了招生广告腹稿。
关于私塾的名字,缪永其实早已有了想法。
只不过,毕竟不是后世那种连锁教育机构,没有品牌效应,也就没什么卖点。
广告广告,显然突出卖点是关键。
其次,作为书写的广告,字体和布局也很重要。
这个对于缪永来说,也没有什么难度。
前世的他本来就是书法爱好者,同时也是班委黑板报小组成员。
很快,一张招生广告就新鲜出炉。
十三岁秀才蒙师招童生八名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丁亥,孟春
生员,缪永
于缪通判故宅
广告布局方面。
首先,标题用的大号隶书书写,突出一个醒目。
后面则通篇中楷,中规中矩、棱角分明,主打一个容易辨认。
内容方面。
前面是常规的劝学,算是招生广告的一种标准格式。
后面则通篇突出几大卖点。
师资强,十三岁便中秀才,为海虞历史之最。
学费低,新学开业酬宾,按行价的八折优惠。
小班教学,仅招收八名学生,更能因材施教,先到先得。
办学地点曾经出过官员,风水好。
落笔后,缪永又前前后后,仔仔细细看了几遍。
确认文法无误,也没有错别字后,又认真誊写了几张。
然后,便让姆妈帮忙熬了一竹筒糯米糊。
待招生广告墨迹晾干后,全部卷成一捆。
最后,一手抱着招生广告,一手提着装有糯米糊和毛刷的布袋,第一次迈出了缪宅的大门。
……
缪永前世的老家虽不在常熟,但也同属江南省。
就读的省中医药大学里,有一个室友就是常熟的。
闲聊之后,对于常熟海虞也算是有一点了解。
据说,常熟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
而在常熟之前,早在西晋时期,便有海虞县,隶属吴郡。因境内东临沧海,故名海虞。
再过不到一周,农历正月就要结束,迎来崭新的二月。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缪永打算把开学的时间定在二月初二。
也就是龙抬头。
同时,这一天也是春耕节,寓意着播种希望。
开学嘛,总归要博个好彩头。
缪永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既熟悉又陌生的街道,如是计划着。
“咦!这不是缪秀才吗?”
一个中年妇人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抬眼一看,这人缪永认识。
她是同住在街东,孙二娘包子铺的老板。
孙二娘为人热情友善,记忆中曾听母亲周氏说过,自家家道中落后,时常会偷放些鸡蛋米面之类的在门前。
于是走近前去施礼打招呼:“二娘早。”
孙二娘仔细将他打量了一番,扯着大嗓门:“哟,缪秀才,快一年没见你出门了,听你姆妈说,你的病全好利索啦?”
“嗯。”缪永点了点头。
“听说你是自己看医书,然后给自己治的病?”
“嗯。”缪永又点了点头。
“啧啧……真了不起。读书人脑子就是灵光,请了那么多郎中都没能看好,居然自己就把病给看好了!”
缪永谦虚一笑:“二娘,也是实在没法子,死马当作活马医,全凭侥幸罢了。”
“天可怜见,真是老天开眼了,缪大人那么好的一个人,总算是后继有望了。”孙二娘不由得感慨道。
抬眼又看了一下缪永手中的纸卷,接着说:“缪秀才,你这是准备去王夫子那里报到吧?确实,年要过完了,是该收收心,好好上学堂,准备考科举了。”
缪永轻轻摇了摇头:“二娘,我不是去学堂,我是要自己办学堂。”
“啊?”孙二娘一时没反应过来,重复了一句,“自己办学堂?”
“嗯。”
“不考科举了?”
“不考了。”
“唉!那太可惜了吧,你可是咱们海虞最年轻的秀才啊。”
缪永洒然一笑:“不可惜,秀才离举人还远着呢。我家的境况,二娘也清楚。再说了,姆妈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实在是折腾不起啊。”
孙二娘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倒也是,你姆妈这些年一个人操持着家里,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你能有这份孝心,也很难得。”
“嗯,二娘,我就先不跟您多说了,还得拿着这个到市集去张贴呢。”
“好的好的,你去忙。”
孙二娘边说着,边从笼屉里捡起几个大肉包,拿荷叶包上,塞给缪永。
“这个新出炉的包子,你拿着吃,香着哩。”
“谢谢二娘,不用,我早饭吃过了。”
缪永其实还真想尝尝这大明朝的肉包子,跟后世的相比,到底有啥区别。
只是实在腾不出手来,又担心弄污了招生广告,也只能在心里咽了咽口水。
别过孙二娘后,缪永径直来到位于海虞中心的集市大街。
明朝的集市非常繁华,商品种类繁多,特别是到了万历年间,大明短暂中兴之后,更是热闹非凡。
缪永粗略看了一下,有酒、醋、酱、皮革、牲畜、粮食、薪柴、木炭,也有木器、铜器、布匹、丝绸、干货、蔬果。
甚至还有书画舫和专门定做及销售家具的商肆。
真是大开眼界了!
不过,他没作过多停留,而是抓紧时间,找了几处客流量较多的地方,用毛刷刷上糯米糊,仔细贴好招生广告。
每贴好一处,便陆续有人围观了过来。
等到全部贴完后,缪永并没有留下来,直面大家的咨询。
一来考虑到太浪费时间,二来自己毕竟不是社牛。
在川流不息的街市,陡然间面对一帮古代陌生人,还真有点抹不开面儿。
还是赶紧回家,在自己的主场去接受意向客户的咨询最为妥当。
缪永刚回到家,母亲周氏便迎了上来。
“儿啊,咋样?一切都还顺利吧?”
“放心吧,姆妈,很快就会有人上门的。”
果然不出所料。
广告发出的当天,便有了回响。
只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第一个前来的是个老熟人。
或者说,也算作是“老同事”。
小说《大明侠医》 第6章 试读结束。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